清明节 | 清明时节话哀伤

“佳节清明桃李笑,野田荒冢只生愁”。清明,是二十四节气之一,也是我们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。我们在这一天缅怀先烈、祭奠逝者,借助这些仪式表达我们的哀痛,同时我们也在这一天建立与“哀伤”新的连结,重构死亡的意义,以获得心灵的抚慰。

清明,自古就与哀伤密不可分,是一个忧伤与快乐交织的日子。我们今天就来重新认识“清明节”,探究如何疗愈哀伤。

在心理学看来,丧失时无法避免的,会给人带来巨大的影响,在面对失去的爱或者依恋的对象时,就会形成“哀伤”。比如:亲人离世、罹患重大疾病、离婚、失恋、失去亲密朋友。无论丧失的是人、动物,还是对你而言有意义的事物,感觉哀伤是很正常的。我们体会到被抛弃、孤独感、失控感、无助感。这是一个自然、正常的过程。我们可以借用创伤四阶段来更好的理解哀伤:

A、迷茫期:整个人处于“懵圈”的状态,茫然无措,不知道发生了什么

B、否认期:否认事情真实发生过

C、矛盾纠结期:开始接受现实,并产生一系列的痛苦体验,包括触景生情、做噩梦、闪回等

D、恢复期:慢慢整理好哀伤,走出伤痛,开始新的生活

有一部分人对于哀伤没有及时处理,在经历丧失后的六个月后仍然存在着强烈的哀伤反应,我们称之为延迟哀伤,可能会出现失眠、胃肠功能紊乱、体重减轻等躯体症状和抑郁、焦虑、内疚、愤怒、自杀意念等心理症状。正如弗洛伊德所说“未被表达的情绪永远不会消失,它们只是被活埋了,有朝一日,他们会以更加丑陋的方式爆发出来”。

我们该如何处理哀伤呢?

“哀伤”的处理包含两方面的内容,一方面是对丧失的哀悼,一方面是新生活的开始。只有完成了哀悼,才能开始新生。一味的的哀悼,可能会出导致延迟哀伤的出现;但如果哀伤没有及时处理,内心的情感需要未被满足,容易出现一些心理疾病。我国的葬礼、悼念仪式、忌日仪式等都能够鼓励丧失者表达哀伤。通过特殊形式在加强与逝者情感联结的同时,鼓励丧失者走出哀伤的心境,回归社会。接受亲人、朋友的离去,也许并不像说起来这么容易。在最初的阶段,我们常常会对丧失有一些否认和难以相信,甚至,我们会依然保留他们的碗筷、整理他们的床铺等等。但我们需要以适当的方式和逝者告别。在生活上,我们为生死划定界限;在情感上,我们也要为自己的内心留出更多的空间。

1.不要回避哀伤,尝试表达哀伤的体验。

通过书写情感日记、使用绘画等艺术形式,记录下自己的情绪感受和情感变化,情绪会在记录的过程中得到觉察与安抚;同时可以向他人倾诉,获得共情、支持和理解。

2. 与逝者保持,适度的联结

我们可以通过整理与保留遗物、制作回忆录等方式重新构建丧失带来情感的断裂。同样可以通过“空椅子”技术来完成想象层面的分离。

3.带着哀伤,行动与成长

安排自己未来的生活,调整自己的作息时间,逐步使生活步入正轨。想象自己未来会以什么样的身份生活,有什么样的目标。做一些有助于身心健康的活动:比如深呼吸练习、用“蝴蝶拍”双手交叉,给自己一个爱的抱抱、坚持锻炼身体等。

微信截图_20240407104950.png

4.寻求社会支持

当我们沉浸在哀伤中时,可能会出现回避行为。这个过程中,我们需要行动起来,寻求家人和朋友的支持,必要时也可以寻求一些心理热线的支持。

最后,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,希望大家都能告别过去,迎接未来。我们会用独特的方式保持与过去的联结,带着祝福和遗憾,一路向前。

稿件来源:心身科

稿件撰写:刘   烨

稿件审校:田   毅

领导终审:赵   辉

编辑发布:马   鹤

图片来源:网络侵删

上一篇 下一篇